滕建德:代代相传的好家风
古人云:“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说:“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关系到家庭和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关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长。”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的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直观体现。
我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母亲织布卖钱,从早忙到晚与汗水相伴,父亲每天外出打零工挣钱。他们节衣缩食,一生勤劳,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8个子女成长。母亲在平日里常叮嘱我们:“孩子,要懂得,我们家里人口多,生活过得清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要有志气,诚实劳动,待你们长大后,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去挣钱,生活会逐渐好起来的。还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母亲朴素的话语,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的母亲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为党工作。她晚上在煤油灯下赶做军鞋支援前线,还动员村里的青年农民支前、参军、参战,我哥哥也带头参军,为彻底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而出一份力。母亲还谆谆教导我:“靠了毛主席和共产党,才翻身得解放,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你能上学读书考取师范,要感谢党和人民对你的培养。工作了,要为党的事业积极工作,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的父亲由于积劳成疾,花甲之年就离开了我们,留下母亲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母亲几十年来坚持缴纳党费,从未间断过,一直到101岁去世。父母未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高尚的思想境界、坚定的党性原则、善良的品格及勤劳朴素等精神财富,为我们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
1954年7月我初中毕业后,考取了省立师范学校。在校曾向学校党组织两次提交了入党申请报告。1957年7月,我走出校门踏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非常珍惜,也十分热爱这项工作,积极工作,埋头苦干,所教的毕业班级在升学考试中成绩突出。1959年1月19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铭记党员职责,履行党员义务,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群众作表率,为党添光彩。
1962年初,我结婚了,建立了一个文明幸福的家庭,爱人也是一名教师,而且跟我同一天入党。先后生了3个女儿,从小我就教育她们要尊敬师长,对人要有礼貌,勤于劳动,艰苦朴素,好好学习。姐妹三人在校学习期间都是“三好学生”,工作后都是先进工作者。
从走上工作岗位一直到退休,我遵照母亲的嘱咐,好好为党工作,清清白白做人,不怕苦不怕累,风里来雨里去,全心全意为党、为人民的事业积极工作,两袖清风,先后被评为“县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五好干部”等。退休后,我和老伴继续发挥余热,除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外,还积极为社区服务,成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我俩为社区义务出刊黑板报已有11个年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社区里的好人好事等。为此,2014年度被启东市委评为十佳“启东好人”、2015年度被启东市委宣传部评为“十佳书香家庭”。
母亲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我和老伴的言传身教,又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榜样,也为他们的人生扣好了第一粒纽扣,使好的家风代代相传。家风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格调。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使家人树立正确价值观,端正家风,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