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滕氏传统家规家训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0-09-29   点击:

滕氏家规家训,始于山东省滕州市的古滕国文化,至今承传二千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有许多先贤文献作品记录的家规家训,于古于今都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最具影响力的始祖滕文公(古滕国第一代国君)治国治家经典名篇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行天下之大道”。祖传至今,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查阅《四库全书》及《华夏滕姓通谱》其中一卷《征南录》就是北宋年代广西滕氏始祖滕甫,字元发祖公众多文献作品中的一部,是集国事、家规家训于一体的文献。《征南录》在乾隆四十二年由通政司副使莫瞻录复勘,由最权威的文渊阁宝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仍然为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史上克乱,平叛,以及南北大迁移具有重大的意义。先贤还告诫子孙后代“结客结英豪”的祖传家训。作为北宋名臣的滕甫,至今保存有完好的墓园被南宁市人民政府例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大诗人苏轼为他撰写《墓志铭》

在祖传家规家训中,范仲俺撰写的《岳阳楼记》中的主人公滕子京字宗谅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折射出滕氏先贤为官清正,忧国忧民,以治国安邦保民生为已任,激励后人奋发为国为民效力。在《资冶通鉴》和《华夏滕姓通谱》书中,还记录滕子京在景v元年《谏仁宗疏》直言上书;“陛下日居深宫,流连荒宴,临朝多羸,行倦色,事决不褂怀”。其敢在帝前直言,不顾个人安危博得朝野上下百官为之震惊产生内心共鸣,最终被贬至巴陵,(今湖南岳阳)之后在百废待兴,饥浮遍地的岁月,公临危不惧,力挽狂澜,把个巴陵治理得政通人和,兴旺发达,后重建岳阳楼,刻唐诗名作,家规家训于此,以身作则,教育子孙后代,万民敬仰。流芳百世。

近年来,各地滕氏宗亲尊祖训,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利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召开群众座谈会畅谈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大好形势,广西南宁市沙平村(滕氏)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同村民代表,近年来捐资二百多万元,积极修建功德碑,功德路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最具影响的有五塘至沙平村的“军警民共建路”和南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滕墓园。2012年,由华夏滕氏文化研究会和我村主办的首届滕甫文化节,挖掘了滕氏饮食文化、传统的书法、龙狮表演、山歌、九九重阳尊老爱幼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此,广西电视台还为我们做了报道。大大增进了滕氏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

今后滕甫文化节将每十年举办一届,计划将祖传的滕氏家规家训印制书画册,教育滕氏后人爱国爱家,遵纪守法,培育优秀人才,多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滕哲轩